從去年開始金融市場開始流行「目標到期債」商品,第一檔目標到期債商品是2017年台灣人壽與施羅德投信合作推出的鑫富人生,因為架構簡單報酬率還不錯,該檔商品熱銷導致其他金融同業紛紛傚仿,結果目標到期基金變成金融機構的主推商品,透過比儲蓄險更高的報酬率吸引了非常大量的資金。

 

下圖是截自2018/4各大金融機構募集目標到期基金的基金規模(AUM),目標到期基金都是有募集期間的,募集期間過了便無法再申購,短時間內能有這樣的規模對金融高層來說是累積公司財管AUM的有效工具,所以通常推過一檔會繼續再推下一檔 (因為也想不到更好的方法推廣財管業務…)

 

(圖片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8/3182844)

 

目標到期債基金是一個單純的封閉型基金(募集期間過後便無法再申購,但可以贖回),跟2008年金融海嘯的結構債完全不同,經過金融海嘯後金融法規對於投資適合度的規定變得非常嚴格,結構債需要專業投資人資格(PI)才可投資,但目標到期債基金架構相對簡單,不需要專業投資人資格便可投資

 

【架構】

目標到期債”基金”通常被包裝成投資型保單,例如台灣人壽與施羅德投信合作的鑫富人生,施羅德投信成立一檔持有債券至到期的基金,再由台灣人壽發行一檔投資型保單僅連結施羅德投信的目標到期債基金,而保單可以分成壽險平台跟年金平台。

年金平台:單筆投資,四/六年後目標到期債基金到期,投資人一筆拿回資金及利息。

壽險平台:單筆投資,四/六年後目標到期債基金到期,投資人一筆拿回資金及利息。被保人身故除了保單帳戶價值外還有保險給付。

 

【投資策略】

目標到期債券型基金,顧名思義,就是買入債券持有至到期,債券到期拿回面額,中間的利息基金公司會再投入買進債券,就是這麼簡單!

持有期間通常不會主動調整,除非發行公司有發生財務風險

因為買進債券後就不動了,買入當下的殖利率就是預期報酬率,目標到期債券型基金相對一般債券型基金的投保率較明確。

 

【成本】

保單費用:保險公司設計這檔商品的成本

保險成本:壽險版本才有,根據性別&年齡保險成本會不同

基金費用:保管費&經理費 (內扣),每檔都不同,平均每年1% (一般基金經理費每年1.2~1.5%)

解約費用:提前解約會有解約費用,通常2%

 

年金版本跟壽險版本差在”保險成本”,因為年金版本沒有保險成本,所以預估報酬率會較高

 

【風險】

投資策略是持有債券至到期,如果持有期間不交易債券的話,債券違約會是這檔商品最主要的風險

 

債券違約表示公司發生財務危機還不出錢,但債券有優先求償權,債權人可以優先清算公司資產,所以公司違約不代表債券價值歸0,平均而言債券還有40~60%的回復率 (表示債權人還能拿回40~60%的債券面額)

 

另外投組會分散投資50~100檔債券,投資級的債券每年平均違約率1%以下,而且考慮回復率下,違約一檔或少數幾檔只會讓預期報酬會降低,不至於虧損到本金,因此目標到期債是屬於風險較低的投資型商品。(跟股票或主動式債券型基金相比)

 

【優點】

- 跟直接投資債券相比,門檻非常低,一般債券交易單筆5~10萬美元

- 用小金額即可分散風險

- 一般投資人難取得好的債券報價,透過基金募集大筆資金能取得較佳的價格

 

【缺點】

- 跟直接投資債券比,目標到期債商品包裝成本較高

- 提前解約需費用 (但一般債券賣出也會再被吃一次手續費)

 

【適合投資族群】

投資期間四~六年的投資人:目標到期債為長期投資商品

較保守但又想要高一點的報酬率:如果定存跟儲蓄險的報酬率無法滿足,目標到期基金架構類似,雖然承擔一些風險,但預期報酬率也會高一些

 

【報酬】

目前市面上六年期目標到期債基金增值率如下:

台幣:112%~114%

美元:122%~126%

人民幣:137~141%

 

各檔商品預期報酬率要詢問各金融機構理財顧問,每檔預期報酬率不同但不會差太多,跟發行時點有關,如果發行當下市場利率較高,則可買到比較便宜的債券,債券殖利率(投資報酬率)會比較高

 

因為目標到期債商品都有募集期間,比較明確的預估報酬率要等基金成立實際投資債券後才會知道,最終實際報酬率還要考慮是否有債券違約,到期時才會知道實際報酬率,跟定存不同。

arrow
arrow

    常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